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在这春风轻拂、万物复苏的时节,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意义深远的节日——本周五4月4日的清明节。
清明节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一,也是传统祭祖节日。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为先人扫墓,带着真挚的情感,清扫墓碑,献上鲜花,寄托无尽的哀思。上周二我们开展了清明祭扫暨踏青活动就是为了缅怀先烈。这种慎终追远的行为,传承的是中华民族“孝”的美德,它让我们不忘根本,铭记先辈们的养育之恩与奋斗历程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杜牧笔下的清明,透着淡淡的哀伤。但清明节不只有缅怀逝者的沉重,更有迎接新生的喜悦。此时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大自然焕发出勃勃生机。田间地头,油菜花金黄灿烂,桃花、杏花竞相绽放,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,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。这种新旧交替,不正像我们的生活吗?有失去,也有新的希望在不断生长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更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独立、民族解放,为人民幸福安康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。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,到和平建设时期,无数英烈前赴后继。他们中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,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,还有在抗疫一线倒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…....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。他们的精神,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。
先烈们不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挺身而出,在和平建设时期,也有许多英雄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。“杂交水稻之父!袁隆平爷爷,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,只为实现'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”的梦想。他不顾年岁已高,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,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了巨大力量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努力着。还有“燃灯校长”张桂梅,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,克服重重困难,创建免费女子高中,让那些原本可能被命运束缚的女孩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。她用自己的爱与坚韧,为山区女孩点亮了希望的明灯。他们虽未经历硝烟战火,但同样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,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