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唱的: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,腊八粥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。”同学们,你们都应该知道腊八节日吧。腊月初八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“腊八节”, 腊八节最主要的美食就是腊八粥。 腊八粥是由大米、红豆、花生、红枣、莲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杏仁……各种食材放在一起,煮成粥,它香甜浓稠 ,它不仅好吃,而且营养丰富,还寄托着我们对过新年的美好期盼。这个星期四就是腊八节,同学们一定要喝腊八粥哟!
腊八节,有古人忆苦思甜的回忆。
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十分贫困,父母没有钱供他上学,只好将朱元璋送到一个地主家做放牛工来减轻家庭的负担。地主的为人十分刻薄,朱元璋经常吃不饱饭。有一次他牵着牛过桥时牛一脚踏空摔断了腿,地主将朱元璋一顿暴关进了一间黑屋,一点吃食物都不给。两三天过去了,朱元璋饥饿难耐。正当他绝望的时候,他从老鼠洞里刨出五谷杂粮,煮了一锅粥,朱元璋吃了这碗粥才保住了性命。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农民起义,英勇作战终于平定天下,建立了明朝。
此后每当他回忆起当年最艰难的时候喝的粥,觉得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苦难的日子,这样才能励精图治,治理好大明的江山。于是他安排御厨将各种粮食放在一起煮粥,并招来文武百官一起品尝。朱元璋告诫文武百官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不能忘记创业时的艰辛。同时规定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吃一顿腊八粥,传到民间之后就形成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。
腊八节,有人们对勤俭美德的弘扬。
相传西晋时期有个青年好吃懒做,到了年末忍饥挨饿,只得将家中的五谷熬粥喝下。从此,他再也懒惰,他勤俭持家,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那老师今天讲的国学经典课堂就是勤俭的“俭”字。俭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几千年来,勤劳纯朴的中国人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,而且以勤俭持家誉满世界民族之林。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节俭不是单纯的节约,节俭是一个人的品质,节俭是一个人的素质,节俭是一个人的道德,做人要有德,这个德就是节俭,做人穷时需要节俭,做人富时也需要节俭,节俭是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思维方式,更是做人的境界和品质。纵观历史,大凡有识之士,清廉官吏,皆“性不喜华糜”而“以俭素为美”。
浓浓腊八节, 满满中国味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,腊八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反映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激励着人们努力为美好生活而奋斗。同学们,我们作为学生,想要学到知识,就要下功夫,用勤劳的双手和积极的态度去获取。我们要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把它传承好、弘扬好,让美好习俗代代相传,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魅力!
最后,祝可爱的小朋友们健康快乐的成长,也祝亲爱的老师们工作顺利,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