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师们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
今天,我站在这里,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和大家聊聊一个永恒的话题——勤俭节约。
勤俭节约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。古人云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。它告诉我们,每一粒粮食、每一根丝线,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,我们应该倍加珍惜。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却常常看到浪费的现象。有的同学在吃饭时,挑三拣四,随意倒掉可口的饭菜;有的同学在教室里,忘记关灯关空调,让宝贵的能源白白流失;还有的同学在购买文具时,追求时尚,频繁更换,还有同学不珍惜自己的文具,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。这些行为,不仅违背了勤俭节约的美德,也损害了我们的形象和声誉。
同学们,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,更是一种责任。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,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。因此,我呼吁大家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积极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。
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,从点滴小事做起。比如,在用餐时,按需取餐,不挑食不浪费;在教室里,养成随手关灯关空调的好习惯;在购买文具时,注重实用,避免盲目跟风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,却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积累起巨大的力量。
同时,我们还要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理念,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。我们可以利用班会、板报、广播等多种形式,向同学们普及勤俭节约的知识和技巧,激发他们的节约意识。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如“光盘行动”“节能减排小能手”等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勤俭节约的乐趣和成就感。
老师们、同学们,勤俭节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、去传承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营造一个节约、环保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!
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国学小课堂。
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,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家书,旨在教导儿子修身立志、成才报国。
对于个人修养而言,通过宁静专一和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,可以陶冶情操,提升道德境界,增强意志力,培养良好的品格。
对于社会发展而言,提倡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,减少浮躁和攀比,倡导文明节约的社会风气。
综上所述,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是诸葛亮《诫子书》中的重要思想,强调了宁静淡泊、刻苦勤学的道德修养,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希望我们育英小学的同学们,也能做到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