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早上好!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《珍惜粮食,从我做起》。
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关心粮食问题,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7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“世界粮食日”,其目的就在于唤起全世界对珍惜粮食的高度重视。今年“世界粮食日”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“水是生命之源,水是粮食之本,不让任何人掉队。”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“手中有粮、心中不慌”。“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,就会受制于人”所以我们在节约粮食这一方面,还需要进一步加强。那有的同学可能会问:我们离吃不饱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了,还需要为了粮食的问题而担心吗?
老师这里有两组数据:联合国统计,目前全球长期被饥饿困扰的人口有8亿之多,饥饿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,世界上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。中国的边远地区,由于经济落后、交通闭塞等原因,仍有许多与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正在与温饱问题做斗争。
而与之行为鲜明对比的另一组数据:据中国社科院统计,我国每年浪费粮食总量约500亿公斤,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,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%,就可以救活四百万因饥饿而死去的孩子。
听完这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,你有什么感受?我们在孩提时代就背过《悯农》,了解过农民耕中的艰辛,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。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渐渐丰富,你是否真的做到了珍惜粮食呢?
在我们的校园里,仍常常有浪费粮食的现象:走读生上学要迟到了,就把没来得及吃完的早餐随意丢弃在垃圾桶里,在午餐晚餐时,有的同学比较挑食,将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偷偷地倒进垃圾桶里。
同学们,当我们肆意将盘中餐变成残渣时,有谁还记得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的辛苦呢?当我们随意将不喜欢吃的饭菜当作垃圾一样倒掉时,有谁想过食堂师傅们每天为我们的营养搭配而付出了多少心血呢?同学们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,仍念物力维艰”。同学们,珍惜粮食不是一句口号,应该践行在每一天的用餐中,老师有几点建议:
1.学校三餐都是通过合理的搭配,保证全面营养。所以在用餐时我们尽量做到不偏食,不挑食,力争做到光盘,这不仅对个人生长发育有利,更是对珍惜粮食的最好诠释。
2.吃完碗里的饭菜,在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再添饭菜,但要提醒大家的是,吃多少添多少,杜绝浪费。
3.形成“光盘”的意识,面对浪费粮食的现象的现象要积极指出,不仅自己做到节约粮食,也要提醒同学、家人一起做到。
同学们,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,一种品质,更是一种责任。一粒米折射的是一个人的素养,让我们把珍惜粮食,力行节俭作为学校的新时尚风气,从现在开始,文明就餐,力争光盘,从我做起!
接下来进入今天的国学经典课堂:孔子语录,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:孔子曰:“君子有九思,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岔思难,见得思义”
孔子说“君子有九思”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进人“自动驾驶”的状态。人“自动驾驶”的状态,就好比脑袋撞到墙上,撞破了才知道疼。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处于“自动驾驶”的状态,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,不懂得约束自己。
第一件:“视思明”。看的时候,要问自己看清楚了没有,看到的是表象还是本质。
第二件:“听思聪”。听的时候,不只要听清楚话语,还要思考是不是听明白了话的意思。
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,很多人在看和听的时候,容易选择性接收。
第三件:“色思温”。表情要时刻保持温和。
第四件:“貌思恭”容貌要乎和恭敬。
第五件:“言思忠”说话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事实,自己的态度是不是诚恳。6 第六件:“事思敬”。做事要有诚敬之心,要能够敬重这件事。
第七件:“疑思问”遇到了疑惑、不明白的事,想想看去问谁,然后解决它。
第八件:“岔思难”我们很容易生气,一旦生气、气愤,就想做一些事情来解决它,比如发脾气,或者报复一下。这时候要想想,也就是多想想这么做的祸患是什么,要考虑后果。
第九件:见得思义”,也即见利思义。一个东西很好,想要,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获取的途径合不合于义,自己该不该得,不能够见利忘义。同学们,孔子说的九思指导对我们做事很有意义,请记在心里,对你们以后做事做人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我的讲话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