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优秀文章 > 争做文明礼貌的孩子

争做文明礼貌的孩子

2023年11月27日 11:19:34 访问量:336 作者:饶丽娟

敬爱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今天,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《争做文明礼貌的孩子》

时代嬗变,斗转星移,可我华夏五千年文明从未断流,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旌旗飘扬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,文明礼仪 道德是非亦如潺潺细流缓缓浸染着我们的心田。对个人来说,文明礼貌是思想道德水平,文化修养,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。对学校来说,礼仪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,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。

文明礼貌需要谨言。语言是人们情感的外化,曾国藩曾言:“大处落笔,小处着手,独居守心,群居守口。”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到守口呢首先,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,孔子曾在子路抒发自己远大的治国之志后,不赞仅笑之,为何?治国以礼,其言不让,老师未允他言而言之,为不礼。平日里,课堂上、自习课时国旗时,恰似如此,老师未允许说话,随意大声喧哗视为不礼。

其次,我们要注重出口之言。俗语有言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文明礼貌的话说出口,令人如沐春阳之暖,如品清之香。然而在我们校园里,网络语言、流行语言甚至脏话却大行其道,课堂40分钟里、课间玩耍时、总能听见同学们出口成“脏”,看似很酷,实则却是有损自身形象、家庭形象、学校风貌的行为,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以下十个字:“您好、请、谢谢、对不起、再见。”这十个字提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语言形式。碰见老师,主动问,和老师长辈说话时使用敬语;在打上课铃前进去教室,迟到了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方可进教室,在课堂上不吃东西,同学之间交流要使用文明用语和睦相处友好合作。一声您好给别人带来好心情,一句谢谢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化解了剑拔弩张的冲突,多讲文明用语,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涤荡 

除此之外,文明礼貌,还需慎行。假期当中,学校斥资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维护。为我们育英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。开学两月有余一些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,厕所里玻璃门板上的文字和图画,宣传栏上的洞眼、被扒了叶子的铁树、一二楼男厕墙顶莫名出现的纸团等等,我想这些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。我们聪明的育英学子也一定知晓应该在什么地方画画写字,在什么位置上厕所,在什么地方扔垃圾。在这里,老师号召同学们相互监督、相互提醒,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。文明的校园应当读书声朗朗,应当欢声笑语礼貌有节、应当行为规范活动有序。文明的学生应学会自律慎行、知道谦逊、懂得敬畏、明白感恩。文明校园之家需要你我共同打造,让我们携手一起,从现在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,聚沙成塔,让我们的校园大放异彩。

文明礼貌,还需注重仪表。清洁卫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,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要只在人前“打扫个人卫生”。时刻注重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洗澡、勤剪指甲、勤换衣服、鞋子、袜子。不在地上、草坪上摸、爬、滚,时刻爱惜衣物的整洁,珍惜家人、生活老师的辛勤付出。 

行为规范,少年先行。“少年振衣,岂不可作千里风幡?少年瞬目,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。”在课堂上坐姿端正、凝神听讲、举手发言,这就是文明;在课间不随地吐痰、不乱扔纸屑、不打架闹事,上下楼梯靠右行,这也是文明;在校园里,爱护花草树木,不损坏公物、爱护清洁卫生,服从老师管理,感恩父母的养育,感恩老师的教导,这都是文明。接人待物礼貌周到,它表现在一声真诚的谢谢,一句真心的对不起,还有每日的您早、你好、再见等等,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小小的细节 

同学们,行动起来,为文明礼仪奉献自己的一份光热,让文明礼貌的清风吹拂我们校园!身为少年一代,我们要接过文明的火炬,驱散种种不文明的行为。在日常生活中学礼、用礼、持之以恒,让礼貌的种子萌发,让文明之花绽放,规范我们的言行,争做文明、礼貌、儒雅的育英学子。 

接下来,一起走进今天的国学经典课堂——礼。 

"",字典上的解释是:由一定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,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。用“礼”字我们可以造出许多词语,比如礼仪、礼貌、礼物等等。

荀子云: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无礼则不宁。”意思是容貌、仪态、进退、疾走、慢走,有礼就雍容儒雅,无礼则倨傲偏邪、庸俗粗野。所以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,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,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。此句强调遵从礼法的必要性,在日常生活中,礼是修己、待人、接物的根本原则,遵守礼仪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。 

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,是做人的基本要求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,号称"礼仪之邦"。孔夫子曾说过:"不学礼,无以立。"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,就必须从学礼开始。可见,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、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 

文明礼貌要注重平时,从小培养,形成良好的习惯。有句老话说的好“少壮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。” 

青少年学习"礼仪",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,"礼仪"从话里来,话从心中来,只有从内心尊重人,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,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的态度。 

其次,学习"礼仪",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。自尊,即尊重自己,是希望被别人尊重、不向别人卑躬屈节,也不容别人侮辱、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,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,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,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。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、不骄不躁的品格。 

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、生活的根基,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。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、技术的先进上,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、高尚的人格。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,重建新的、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,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,也成为新时代的“礼仪之邦”!

我的讲话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
编辑:站长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九江育英学校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江西九江育英双语小学 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江西省九江县庐泉路15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